上海切换区域
关闭
C
长沙
S
上海

推动制造业高水平发展 产业园区发展迎来新机遇

佑佑商服 2024-03-13 10:08
26

推动制造业高水平发展 产业园区发展迎来新机遇

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产业园区建设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近日,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此背景下,各大园区正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打造产业生态圈等方式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应重点关注园区产业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产业园区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推动制造业高水平发展 产业园区发展迎来新机遇

一、加强规划引导

当前,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是对近年来我国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成效的肯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产业园区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产业园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引导。“过去,由于我国各地区产业园区规划发展不均衡,导致很多区域产业园区建设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张燕生指出,当前我国各地区产业园区建设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将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和工具;二是部分地方政府未严格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三是部分地区在推动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因素。
其次,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规划体系。“由于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规划体系,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情况。”张燕生指出。
此外,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规模轻质量、重数量轻效益的现象。”张燕生说,目前我国部分产业园区存在着同质化竞争严重、投资过度等问题。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园区需要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发展重点和方向。”张燕生强调。

二、转变发展方式

当前,各大园区都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燕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应从多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要做好规划,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不能盲目建设;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尤其是物流、人才、研发等配套;再次,要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最后,要注重引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人才,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园区应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坚持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理念,全面提升产业集群水平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在李铁看来,各大园区应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以产业链为纽带构建区域生态圈。要积极引进国内优势企业或研发机构入驻园区;同时也要加强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同时还要注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

1、加速布局,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从各大园区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来看,打造产业集群是其布局的重点。《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提出,引导各地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纳入开发区考核体系。
“要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需要产业园区的大力支持。各地应立足当地实际情况,聚焦主导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加速布局。”张燕生指出,园区应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资源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
在李铁看来,各地园区应结合自身优势特色,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色、区域特色和创新特色的产业集群。同时,要建立健全产业生态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此外,还要注重引入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
“下一步应鼓励各大园区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应用推广。”李铁说。

2、加速转型,推动智慧园区建设

当前,各大园区都在加速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张燕生表示,要加强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加快推动产业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创新链为支撑,促进园区企业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目前,我国已有超6000家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工业区等产业园区建成各类智慧平台。未来,要继续加强智慧化建设水平。”张燕生说。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也表示,要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等服务。
“我们要推动智慧园区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系统和一体化的管理服务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张燕生表示,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刘兴国表示,未来应加快建设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此外,还要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还要支持产业园区构建网络化协同体系;还应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创新应用;还要构建高效便利的智慧物流体系。

三、项目建设提速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优化布局,打造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各大园区正通过优化建设规划、打造产业生态圈、创新招商模式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例如,深圳市宝安中心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安集团”)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打造集研发设计、科技孵化、制造加工和生产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截至目前,该产业园已集聚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企业200余家。
“园区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招商问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企业入园发展。
“近年来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我们认为,下一步要促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郭万达建议称,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积极推进园区信息化建设;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佑佑商服

编辑者: w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