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区域
关闭
C
长沙
S
上海

上海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点

佑佑商服 2024-02-02 17:27
24

上海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点

旧厂房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造过程需要充分考虑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新旧建筑的空间关系,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的空间尺度和空间形式,在保护和改善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上海,有很多旧厂房在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后,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位于上海浦东南路上的思南公馆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这是一个由原上海机床厂遗留下来的闲置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曾经是远东最大的电影院之一。思南公馆最初由法国人创办于1905年,是一座具有浓郁欧陆风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群落,由于其建筑风格和历史渊源,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公馆”。作为旧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园,思南公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建筑风格,保留了原有建筑功能和布局,其内部结构及配套设施也保持了原有建筑功能。这座建成于上世纪初的建筑是上海“远东第一大电影院”、“远东第一大餐厅”、“远东最大剧场”,在它被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更多的现代功能。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思南公馆所代表的老上海文化艺术逐渐衰落下去了,但它仍然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文艺爱好者。

上海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点

1、园区所在位置

思南公馆所在的浦东南路位于上海市主城区中心,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东西走向主干道,也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一轴两带”发展轴之一。浦东南路和延安高架等主干道在浦东南路交汇,这一区域也是上海市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南公馆所在区域交通便利,周边公共设施完善,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随着上海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不断拓展,浦东南路周边已形成了以南京东路、淮海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核心的多个功能区域,这一区域也成为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随着南京东路步行街改造工程以及世纪广场、浦东绿地、新天地等商业配套设施的建成投用,浦东南路周边商业功能更加丰富,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目前,浦东南路周边已形成了以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在建)等高端商务楼宇为核心的商务区,这些高端商务楼宇以及周边的商务配套设施为思南公馆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建筑风格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而上海的旧厂房多为大面积、低容积率,建筑密度较小,其设计和布局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区域的城市特点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旧厂房中也往往分布着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这些建筑多为老房子,其结构、布局和外立面都具有鲜明的上海地方特色。
旧厂房改造后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往往以城市中心区域为基础,依托于老建筑和传统建筑而发展起来,其建筑风格大多保留了原有建筑风格。以上海新天地为例,其原属于上海机床厂,是典型的大面积低容积率、低密度的旧式住宅和厂房。新天地改造后成为了集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建筑风格多为欧式风格。

3、空间布局

在空间布局方面,思南公馆按照功能划分为文化创意展示区、生活配套区、文化休闲区、办公功能区和艺术服务区五个功能区域。在各个功能区域中,又包含若干个小空间,通过这些小空间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在文化展示区,分为公共展览厅、艺术画廊、电影放映厅、多功能厅等。在生活配套区中,主要是一些咖啡馆和餐馆,在这里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办公功能区位于园区中心地带,分为A、B两个区域,A区域为大型企业总部办公场所,B区域为小型创意办公场所。艺术休闲区位于园区中心位置,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有独立的艺术休闲空间。这些小空间为各个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交流平台。
在空间布局方面,思南公馆采取了“多点式”的布局方式。主要是将整个园区分为若干个小空间,每个小空间之间通过道路和廊道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形成多点式的布局方式,这样可以使整个园区内部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此外,不同功能区域之间也通过道路和廊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都有效地避免了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

4、内部结构

与很多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样,思南公馆内部也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结构和布局,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剧场、餐厅和办公室。其中,剧场是整个园区内最具特色的部分。思南公馆剧场于1999年建成,拥有600个座位,是一个集演出、放映、会议、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剧场内的舞台采用钢结构框架结构,舞台上的机械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在舞台上方,是一块可移动的幕布,用于演出前或演出后进行灯光音响等设备调试。舞台两侧分别有两个可容纳150人左右的观众席。剧场内部由两个独立的空间组成,其中一个空间是专门用来放映电影的,另一个空间则用于餐厅和办公室等日常办公空间。剧场的东侧是餐厅,在餐厅里可以看到思南公馆特有的欧式装修风格,而在剧场西侧则是办公室区域,工作人员可以在这里完成相关业务操作。

5、配套设施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旧厂房改造后的园区在配套设施方面也必须符合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要求。作为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外滩不仅是上海城市名片之一,更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在改造过程中,思南公馆为了适应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在园区内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高档餐厅、一个大型舞厅和一个文化主题公园。为了让更多游客了解上海外滩文化,还特意将思南公馆改造成了一座艺术展览中心,举办了“外滩——百年历史建筑与艺术展览”和“外滩——百年历史建筑与当代艺术展览”等一系列展览。此外,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思南公馆还特别开设了国际影城、创意餐厅等一系列服务设施。

6、园区规模

目前,上海有很多旧厂房改造成的创意产业园,但绝大多数园区的规模较小。对于这种规模较小的园区来说,它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难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难以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因此,在规模上还应加大力度。
另外,为了更好地发挥旧厂房改造成创意产业园的功能,上海应重视对园区环境、文化氛围的打造。在打造园区环境方面,需要通过提升园区交通条件、提供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引进文化产业和艺术项目等措施来满足企业和艺术家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在打造园区文化氛围方面,需要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公共服务设施、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来满足企业和艺术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7、园区定位

在对旧厂房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园区的功能定位,以突出其文化特色。以上海思南公馆为例,园区不仅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还是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创意街区。思南公馆将其定位为“远东第一公馆”,具有浓郁的欧陆风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改造过程中,思南公馆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格,并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园区还引入了许多创新元素,如咖啡吧、画廊、餐厅、咖啡馆等。为了提高园区的知名度,思南公馆还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思南·兰舍”活动;举办“思南国际电影周”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艺爱好者前来参观,而且对园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园区还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沙龙、讲座和培训等活动,旨在提高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园区成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聚集地。

8、管理运营模式

从目前已有的旧厂房改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来看,都是由政府主导或引导,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了园区管理机构,同时也有不少社会资本参与其中。由政府主导成立的园区管理机构一般为文化行政部门,它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措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等。而由社会资本参与组建的园区管理机构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以企业化模式进行运营管理。例如上海思南公馆,由上海文化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共同投资成立,政府和企业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一园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整合上海的旧厂房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促进传统工业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上海思南公馆的成功运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9、运营团队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虽然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运营团队的专业性和专业化水平较高,这也是其能吸引大量企业入驻的重要原因。目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团队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园区管理机构、园区运营企业、园区招商企业。其中,园区管理机构由园区业主单位(或业主代表)、园区运营企业(或运营机构)以及园区招商企业共同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入驻园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进行管理和服务,确保入园文化创意企业按照约定要求发展和经营。上海的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运营团队的选择上也颇具特色,比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思南公馆、龙美术馆等。这些机构大多成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那时起就一直在做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这些机构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团队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0、经营特色

上海的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除了保留了原有建筑特色外,还融入了现代商业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营特色。
位于上海闸北区的1933老场坊是一个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是一个以原上海闸北区纺织总厂为基础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1933老场坊分为东区和西区,东区主要经营咖啡、酒吧和餐饮,西区主要经营工艺品、服装等。同时,为了吸引更多游客,1933老场坊还推出了一些优惠活动,如每周二、四、六下午组织的露天咖啡座、周一至周四的咖啡座免费活动等。
在1933老场坊可以看到很多具有浓郁上海文化特色的餐饮店铺,如陶陶居、南翔馒头店等。此外,1933老场坊还与多家老字号餐饮企业合作,推出了一些具有上海特色的美食。
除了餐饮外,1933老场坊还经常组织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11、园区管理

在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园区的健康发展。
思南公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方面,它实行了严格的统一管理,由物业管理公司对园区进行统一的运营管理,以保证园区内各企业之间能够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思南公馆也注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与各类社会团体合作,为入驻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和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旧厂房改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并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成为上海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旧厂房改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来说,这也将成为它未来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之一。

12、媒体关注情况

思南公馆在国内各大媒体中都有报道,其中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等。
一些知名媒体如《经济观察报》《新京报》等,还对思南公馆进行了专访和报道,对园区的发展和建设进行了跟踪。在这些媒体报道中,我们发现,一方面是由于思南公馆的独特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思南公馆位于上海市浦东南路2099号,距离上海市中心黄浦区只有8公里,交通非常便利。思南公馆由原上海机床厂的旧厂房改建而成,周边还有很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与其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相比,思南公馆在建筑风格、配套设施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得到了不少媒体的关注。

13、客户评价情况

园区的客户评价较好,从客户评价可以看出,客户对园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满意,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对园区的环境和设施满意的客户占绝大多数,这些客户认为园区的整体环境和设施比较好,特别是一些服务项目比较到位。此外,一些对服务有较高要求的客户对园区的配套设施也比较满意。但也有一些客户对园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希望园区能够增加一些娱乐设施等。总体上看,思南公馆在改造过程中主要强调了对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在设计过程中也采用了较多现代化、科技含量较高的设计手法,因此园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持原有建筑风格与整体环境风格之间的协调关系。

14、行业影响力情况

上海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显著的增加,而且在影响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文化传播和行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园区内聚集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对所在区域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举办各种展览、组织各种会议和培训等活动,帮助入驻企业获得更好发展。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影响力。
此外,上海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行业影响力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许多园区已经成为相关行业中的知名品牌。以上海思南公馆为例,该园区自创建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大量文化艺术活动,并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不断提升思南公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在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机构进驻园区后,思南公馆也成为上海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聚集地之一。
除了思南公馆外,上海还有很多旧厂房改造后形成了特色鲜明、影响力较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15、是否获得政府扶持

对于政府扶持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园区所在区域在文化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和品位,如上海思南公馆所在区域曾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第一大文化娱乐场所——思南公馆,其建筑风格、内部设施、城市景观等在当时都属于首屈一指的。园区所在区域的文化气息浓厚,在文艺爱好者中拥有较高知名度。园区所在区域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较高,如上海九洲大剧院、上海大歌剧院等均为当地演出水平最高的表演艺术场所。
另外,政府对园区内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如上海市徐汇区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在该区注册登记的文化创意企业给予扶持政策,在办公场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
除以上特点外,上海旧厂房改造后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还有很多其他特点。如有的园区依托原有建筑而建,有的园区则是在旧厂房基础上进行改造;有的园区保留了原有建筑功能和布局,有的园区则是在旧厂房基础上进行改造;有的园区改变了原有建筑原有功能,增加了新的功能等等。

佑佑商服

编辑者: w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