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切换区域
关闭
C
长沙
S
上海

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佑佑商服 2023-05-20 11:54
210

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上海市机器人产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四大机器人创新平台,有上海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机电技术研究院、上海机器人研究所和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专业机构。同时,上海市还建成了包括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上海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协会等在内的一批服务机构。 据工信部《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统计,上海机器人产业在全国排第二位,仅次于北京。2017年上海市的机器人产值为100亿元左右,占全国机器人产值的三分之一强,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基地。

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基础

上海市机器人产业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传统领域为主,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在技术水平、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上海机器人产业以发展速度快、集聚程度高、发展环境好、产业链完备等特点受到了国家的关注,也是国家相关政策制定的重点支持对象。
上海机器人产业集聚态势明显。截至2018年底,上海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516家,其中工业机器人企业220家,服务机器人企业45家,特种机器人企业48家,其中近六成企业属于上海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成员单位。在2018年中国500强制造业企业榜单中,上海有8家制造业企业上榜,其中有6家是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

2.企业发展

目前,上海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嘉定、临港和松江等区域,企业数量占全市机器人企业数量的近60%。2017年,上海市机器人生产企业共计336家,其中规模以上机器人企业为109家,占全市机器人生产企业数量的17.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嘉定、临港、松江等区域,合计生产和销售各类工业机器人2502台,占全市工业机器人总产量的55.6%。
目前上海市的机器人制造行业已形成了以“一院、一所、一厂”为代表的研发机构集群和以“三大基地、两大中心”为代表的产业化基地集群。其中,以嘉定为代表的研发机构集群主要是以上海机电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主要从事高端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等研发;以临港为代表的产业化基地集群主要是以上海机电技术研究院(临港)为代表的产业基地。

3.产品布局

上海市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布局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带动其他零部件发展,形成了以“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应用开发”为特色的全产业链结构。目前,上海拥有一批优秀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如:汇川技术、上海华进、川崎、上海发那科、上海新松、埃斯顿等。
其中,汇川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最为广泛,该企业以开发工业机器人产品为核心,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提供先进的智能化装备解决方案。该公司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此外,汇川技术还获得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等多项荣誉称号。另外,在医疗机械领域,上海纳思达的医疗护理类产品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中;上海禾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复健专用机器人”在国内医疗康复机器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4.研发和创新能力

上海机器人企业研发实力强劲,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据统计,上海有140余家机器人企业,其中有80多家在国内市场排名前三。2016年上海机器人企业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0%,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川电机(上海)有限公司。在研发经费方面,2016年上海机器人企业的研发经费为14.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0.3%。2016年上海市机器人企业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展出了来自上海的多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其中新松机器人公司展出了多款工业机器人。

5.应用和市场

上海市机器人产业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3C等工业领域,以及物流、医疗、教育等领域。2017年,上海机器人产业实现产值102.1亿元,占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的35.3%。
汽车是上海市机器人应用的重点行业。目前,上海汽车企业共使用了约8000台工业机器人,约占全国使用总量的1/4。其中上汽集团旗下上汽通用五菱是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和服务商,其2017年产值达50亿元以上,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电子信息领域也是上海机器人产业的应用重点。2017年,上海全市电子信息领域生产的工业机器人超过600台。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有近300家,工业机器人约200台左右。在电子信息制造领域的机器人主要集中在面板行业,面板企业对自动化生产线和工业机器人需求量较大。

6.政策支持

上海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上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主要有:
《上海市“十三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上海市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20%。”
《上海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重点产品和应用示范。开发一批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建成10个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项目、1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和10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上海市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支持开展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核心零部件、关键装备研发测试平台。”

7.未来发展方向

在未来发展方向上,上海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2017年,上海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智能制造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60%的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同时,上海还将大力发展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制造业。“十三五”期间,上海将着力打造一批机器人智能装备示范工程,重点开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示范;推动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的研发攻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完善制造业标准化体系;加大行业资源整合力度,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机器人领军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
同时,上海还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目前,上海已经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十三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瞄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目标和科技前沿热点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开展部署;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集群;加强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

佑佑商服

编辑者: wyl